因為春天雨水較少而且風比較多,地面蒸發量大,為防止春旱,對綠地等應及時澆水(返春水)。返春水澆得越早,越能促進植物快速返青;同時,通過早澆返春水,能有效增加地溫,保護根部,增強萌蘗能力。
2. 補種補植:
補植主要包括抽稀、移植、擴大種植和補缺株。
栽大樹一般在3月中、下旬開始,此時期土壤開始解凍,樹液開始流動,但溫度還相對比較低,蒸騰作用較弱,有利于樹木生根、發芽和傷口的愈合;最好在土壤剛開始解凍至土壤完全解凍之前,能保證帶走完整的土球的時段內,抓住時機種樹。在土球起挖好后,及時用根“生根液”噴施根切口及有須根的部位;待土壤完全解凍后立即澆灌“根多苗壯”,以增強植株的發根能力,成活率高。
補植缺株苗木和壞死或質量差的草坪也應立即展開,以選在植物剛開始生長的時期補植;補植后,恰好能與原生地的植株生長達到一致,提高觀賞性。在補植時,先用 “根腐清”對土壤進行充分殺菌消毒,以防止土傳病害的發生。
3.施肥:
土壤解凍后,對植物及時施肥并灌足水。春季施肥,主要補充高氮型速效肥,促進發芽;若施有機肥必須要完全腐熟。
4.中耕:
在3月下旬、4月初,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進行中耕,既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氣性、增強發根能力,又能破壞雜草的生長,減輕草害。
5.檢修和購買機具:
根據以前養護存在的問題和預計今年新增的養護面積,以提前做好機具的維修和采購工作。
6.雜草防除:
這個季節的雜草以闊葉雜草為主,占到雜草發生量的90%以上,主要種類包括播娘蒿、薺菜、豬殃殃、澤漆、簇生卷耳、婆婆納、牛繁縷等,禾本科雜草包括一年生早熟禾、野燕麥、雀麥、毒麥等,種類和發生量都比較少。
7. 蟲害的防治:
(1)對于樹下疏松的土壤可以繼續采用挖蛹減少蟲源;
(2)對于纏上草繩和掛上草把的樹在氣溫穩定回升時,應及時取下焚燒,滅掉在草繩中越冬的蟲和菌卵;對于有必要再纏干的樹可以繼續將干纏上。
(3)蚧殼蟲的防治:
多數蚧殼蟲在4月上旬(暖和的地區在3月下旬)開始孵化,抓住其孵化期,立即用“蚧清”噴施,在氣溫相對較高時使用,連用2次,間隔5天左右;對于轉移到樹皮裂縫內、樹洞、樹干基部、墻角等處分泌白色蠟質薄繭化蛹的蚧蟲,可以用硬竹掃帚掃除,然后集中深埋或浸泡。
(4)天牛的防治:
4月份,天牛開始活動了,在發現蟲糞新鮮的樹,可以用“樹蟲清”,采用樹干打孔、注射的方法將藥液傳導到植株的各個部位,發揮殺蟲作用,對灌木可采用根部澆灌土殺的方法殺蟲。
(5)蚜蟲的防治:
進入3月份,植物漸漸開始進入旺盛的生長季節,隨著氣溫的回升,蚜蟲等刺吸式害蟲開始大量活動。在月季、木槿、薔薇等綠化植物上蚜蟲的危害尤為明顯,它們喜歡集中于花蕾、嫩梢、葉片上危害花木嫩梢和幼葉,發生時密度較大。植物受害后出現斑點、卷葉、皺縮、蟲癭、腫瘤等多種被害狀,同時其排泄物還常常誘發煤污病。大家防治時可以蟲害病害同時防治,可選用園林專業殺蟲劑“蚜虱清”進行噴施。由于蚜蟲繁殖速度較快,需要每隔3~5天噴施一次殺蟲劑,連續噴施2~3次。
(6)地下害蟲的防治:
地下害蟲蠐螬、螻蛄、地老虎、金針蟲、蟋蟀等大多在3月下旬,4月上旬開始活動。它們除成蟲期營裸露生活外,幼蟲期大部分生活在土壤中,特別是蠐螬,害蟲危害初期不易被發現,一旦出現明顯被害征兆,則已失去防治有利時機。
(7)做好美國白蛾和松毛蟲的監控、預防工作,一旦發現立即用“葉蟲清”進行殺滅。
(8)螨類害蟲的防治:根據氣溫的回升情況,隨時關注螨類害蟲的活動,一旦發現,應及時用“蚜虱清”進行防治。